餐飲業拚外送外燴 不再是救急 3周後結果揭曉,不是便當,王品集團執行長李森斌宣布動員17個品牌、280家門市,集團全力投入外送,還為此研發高達353道菜色,強調「這不是應急」。 根據天下雜誌2020年的兩千大調查資料,在觀光餐飲業方面,開曼美食達人(85度C)、王品餐飲及悠旅生活事業(統一星巴克)為餐飲業者中,自2017年起已連續四年蟬聯前三名,且2020年營業收入均超過百億,大幅領先榜上其他餐飲業者。 一直活躍於餐飲業的提克斯國際社,其實也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實踐家。 雖人們總說「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但很多人仍會覺得要等企業擁有能力、擁有更多資源時才有展現企業社會責任之必要,但提克斯自創始之初便一直抱持著「為善循環」這樣的信念前進。 2003年12月第40屆金馬獎入圍酒會,移師台南億載金城中庭廣場舉行。 為了讓與會嘉賓見識聞名全台的府城點心料理,主辦單位委由延平傳統小吃發展協會精心策劃了一場府城傳統美食文化饗宴,精挑細選出15道點心佳肴。 台北市台南市同鄉會在90年前後,由前司法院副院長城仲模擔任會長,其會員均為旅北府城鄉親。 一次偶然機會,有會員建議舉辦台南美食展,讓鄉親解饞、歡聚,同鄉會找了周氏蝦捲等3、40家台南知名小吃設攤展售,想不到造成轟動。 第2屆連辦3天,30多家業者合計營業額1千2百萬,周氏蝦捲就貢獻了120萬,業績嚇嚇叫。 大四必修僅剩9個學分,他集中在兩天上課,其他5天不是去打工,也不是參加舞會,而是回家幫忙做生意,分擔父母的辛勞。 周氏蝦捲歷經3代耕耘,從小吃攤到擁有8個品牌的餐飲王國,董事長周志峯居功厥偉。 多年前更引進、代理日本頂級廚具,在長期由歐系廚具獨占鰲頭的南台灣攻城掠地,締造驚人佳績。 隨著宅經濟的趨勢,餐飲業者除了增加外帶餐點、與外送平台合作之外,許多連鎖餐飲品牌也會將部分人氣餐點商品化,以冷凍食品的方式在各大通路出售,或是接受線上訂單並提供宅配到府的服務,採取多角化的方式來創造其他商機。 面對市場飽和的現況,如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服務價值,將是吸引顧客、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在餐飲服務同質性高的情況下,許多的業者以強化數位服務的方式增加附加價值,進而差異化服務體驗。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春節時產線仍持續運作,因此仍須部分工程師加班,本應會感到不願意,但有工程師透露,曾聽說大家搶著過年上班,因加班費豐厚,光是加班費加上紅包、春節期間薪水3倍,一天就能領萬元,根本「難以拒絕」。 瓦城比王品更早切入外送服務,除了可把餐廳點的菜送到家,還開發「一人便當」,對單身族或上班族都很有吸引力、業績也不錯。 主食有周氏蝦捲及白腹魚羹、阿輝鱔魚意麵、赤崁棺材板、貴記蝦仁肉圓和鼎邊銼、小南竹葉米糕、楊哥楊嫂迷你粽等8道。 外燴 甜點為韓氏古早味粿、我家傳統豆花,搭配古早味番茄切盤及什錦水果,豐盛且極具地方特色,佳評如潮。 此後台北地區各機關團體爭相邀約辦展,在同業推舉下,周志峯出任台南美食協會會長。 擔任美食總召的周董,讓周氏蝦捲與安平貴記、阿輝炒鱔魚、度小月、棺材板、狀元糕等台南小吃,在總統府內飄香。 COVID-19疫情自全球爆發以來,在國內有3波較明顯的疫情高峰,分別為2020年3-5月、2021年5-8月及2022年4月起至今,其中以第2波疫情管制較為嚴格,因而內需受創相對較大,今年確診病例雖創新高,惟隨疫苗接種普及,加上國人逐漸接受與病毒共存,管制措施逐步鬆綁,人潮逐漸回流,多項內需指標回溫。 許多人投資股市,會用定期定額、定期不定額等方式來存股,有媒體去問了7家投資機構,整理出2023年法人推薦的新存股名單,共11個名單裡面,有哪些更值得關注的? 袁保華認為,高價餐飲沒辦法外送,因品質若無法確保,負評可想而知,再加上外送平台是按比率抽成,對高價商品不划算,倒不如調派既有員工去做,可確保穩定度。 2021年5月開始全臺進入疫情三級警戒,餐飲業首當其衝,餐飲場所禁止內用,用餐管制措施更加嚴格,為因應此波限制,餐飲業者亦紛紛祭出因應措施。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於110年頒布「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11次修訂之定義,「餐飲業」係指「從事調理餐食或飲料供立即食用或飲用之行業」,且餐飲外帶外送、餐飲承包等亦歸入本類。 部分業者則將店面租金與人事成本降到最低,只租下廚房區域並只接受線上外送訂單,完全除去實體店面的部分,形成「雲端廚房」、「虛擬餐廳」的線上經營模式。 餐飲業者致力於數位轉型之餘,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餐飲業者的經營策略也隨之轉變,開始提高外送與外帶服務的占比。 經濟部統計處109年度的報告顯示,109年有近四成(39.2%)的業者與餐飲外送平台合作。 顯見餐飲外送平台受惠於疫情而快速發展,許多的餐飲業者除了提供自有的外送服務之外,也另外與外送平台合作,爭取網路行銷與曝光機會,進而開拓客源。 疫情加速餐飲市場的變化,也導致消費者行為與偏好產生改變,在市場競爭與疫情的催化下,餐飲業者必須正視數位轉型議題,經營重點逐漸導向服務價值的提升,借助科技提升服務水準。